農信夢
2015-09-14 10:42:20 來源: 作者:吳曉紅 點擊數(shù):
作為全省機構網點最多、分布范圍最廣、存貸款總額居首的金融機構,四川農信秉承“根深千里、葉綠萬家、血脈相連、恒久奉獻”的服務理念,立足廣袤的農村大地,61載風雨兼程,61載嘔心瀝血,61載拋灑青春。隨著外部環(huán)境的急劇變化,全國農信系統(tǒng)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。風云變化,誰主沉浮?漫漫歷史長河,大浪淘沙,農信社何去何從?“農信夢”走向何方?
十八大的勝利召開,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全新亮相,為我們帶來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感受。習總書記關于“中國夢”的深情闡述,發(fā)人深醒、振聾發(fā)聵,讓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激情涌動。
追溯農信,從最初的“背包銀行”、“算盤銀行”,到社區(qū)型零售銀行,再到現(xiàn)代金融企業(yè),我們飛速追趕,我們不斷跨越。但差距客觀存在,不因忽略而消失。作為“草根”金融,歷史包袱大、人員結構老化、人才梯隊建設滯后、硬件設備不發(fā)達等問題,都嚴重影響著農村信用系統(tǒng)服務“三農”、利農惠農作用的有效發(fā)揮。夢想與責任同行,挑戰(zhàn)與奇跡共生。
“農信夢”,需要用愛心去澆灌。我們的客戶,大多是文化層次不高、接觸新事物較少的農民,需要更耐心、更細致地講解,需要心懷愛心去做好每一筆幾乎不產生經濟利潤的業(yè)務。用愛、用真誠讓更多的農村客戶享受到普惠制金融服務的便利,讓愛的翅膀飛遍千家萬戶,讓客戶真實感受到農信的溫暖。
“農信夢”,需要用恒心去編織。于丹在《莊子心得》中寫到:生命的成長如莊子的 “外化內不化”,對外在世界越來越多寬容感恩,融合于規(guī)則,而內心的執(zhí)守則被時光日益打磨得堅毅無悔。近幾年,省聯(lián)社加大人才引進力度,校園與社會招聘并舉,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進入農信隊伍,極大改善了人員結構與知識結構,新鮮血液的注入為企業(yè)發(fā)展帶來更多活力與生機。我們年少輕狂、放蕩不羈,在自己的世界天馬行空,內心懷揣夢想,選擇農信,義無反顧、一片赤誠、堅守夢想。水滴雖小,恒可穿石。堅持了,奮斗了,最后磐石上那一個個透著光的小洞就是最好的明證。農信大家庭中,每一個成員都能持之以恒、一以貫之,為“農信夢”不懈努力,必能鐵杵成針。
“農信夢”,需要用信心去綻放。無論前方路途多么曲折、困難多么棘手,只要我們心懷夢想、滿懷熱情、堅定信心,以飽滿的精神、嶄新的面貌,敢于迎接挑戰(zhàn),敢于直面困難,跨越將不難實現(xiàn)。
只有沖破陳舊觀念的束縛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、發(fā)揚真抓實干的作風,才能實現(xiàn)國家富強、民族興旺、人民幸福,才能實現(xiàn)傳承數(shù)千年的“中國夢”,也才能借力前行,奮發(fā)有為,踐行心中的“農信夢”。
責任編輯:阿 翔